“他去?”羸政明显不乐意:“还不如让先生去呢!”
“俩人一起去!”李季阳道:“都是能说会道的主儿。”
“好吧!”羸政也明白,吕不韦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不过他没想到李斯也想去!
可惜,李斯资历不够,军中的人也信不过他,就没去成。
这几曰天气太热,众人又开始谈判,一个个鼻子不是鼻子眼儿不是眼的,大殿之上放了好几个冰鉴也没能让他们凉快点。
李季阳看甘磊整日的嘴上起燎泡,就给大殿谈判的人一人一翁用金丝菊泡的水,晚上临走之前还来一瓮绿豆汤,给他们消毒败火。
已经十天没有下雨了,天气倒还好,不凉不热的,只是这么下去,人受到了田地里的庄稼也受不了。
许义就找上门来了:“这么下去不行,秦国本就少雨缺水,地里的庄稼都要旱了。”
李季阳一愣,难道是因为干旱导致的饥荒?
“公子?公子?”许义在李季阳跟前晃了晃爪子。
“哦,许先生啊,那干旱怎么办啊?”李季阳挠头了:“我也不是很懂这个,打井行么?”
“一个庄子上打井倒是可以,可全大秦那么多地方,怎么打井?”许义愁眉不展:“而且也不是什么地点都能打井的……。”
“李家庄缺水吗?”李季阳记得自己家前头是一条小溪,连着一个很大的河流。
而且当年也建立了水渠流淌,很方便的呀!
“李家庄是不缺水了,但是别的地方缺啊!”许义道:“您名下那十万户,王陵那里,都缺。”
尤其是王陵,因为不能选择离水道太近的地方埋葬先王,陵寝是不能渗水的,所以基本上陵寝所在地都不能有水经过。
所以王陵那边平时看着还可以,但是一旦不下雨,立刻就干了。
“行,我想个办法!”李季阳想了想,这是个问题啊!
不下雨就没收成,没收成吃什么?喝什么?没吃没喝的,军队还打个什么?
许义忧心忡忡的提议:“不如修建水渠?”
李季阳惊讶了,瞪大眼睛看着许义。
许义被吓了一跳,但还是壮着胆子道:“秦地少雨,不能每次干旱都这么挺着啊!”
“不错不错!”李季阳欣慰的拍了拍许义的胳膊……肩膀没够到,发现许义身上肌肉也不少嘛:“这个想法很好,你回去整理一下,看看要怎么挖水渠,我也跟国主提一声的,到时候国主有可能召见你啊!”
“国主?”许义脸通红,兴奋的,搓着手不敢相信:“国主会召见我吗?”
“当然。”李季阳心说你要是真是个人才本公子就不要郑国了,以后郑国渠改名叫许义渠。
许义飘着走了出去,李季阳回头就去找了甘磊,秦地大旱不是什么好兆头。
“你看出来旱了?”甘磊很惊讶,李季阳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喜欢享受和发明一些有趣的东西的样子,什么时候关心农事了?
“是许义来找我说的。”李季阳介绍道:“他就是许行的后人,擅长农学。”
“怪不得。”甘磊也犯愁呢:“秦地干旱少雨是出了名的,国主还不知道,我在想怎么跟国主说呢,一旦干旱,恐怕韩国后续的粮食布匹等赔偿就要难了。”
虽然两地相隔很近,但是韩国地方已经有了许多水,干旱是没他们的份儿了,倒是秦国这边恐怕就要不好了。
李季阳也没什么好办法,第二天甘磊在议政殿的时候,就说了,恐怕要旱。
羸政脸色也不好,这边刚打了一场大胜仗,本国就遇到了旱灾,好说不好听啊!
吕不韦却道:“不是有韩国的补偿吗?将黄金换成粮草。”
“嗯?”羸政眼睛一亮:“说说看。”
“拿出那么多金子,韩王看恐怕也不舍得,但是粮草不同了,今年没有了,明年还能得。”吕不韦摸着胡子道:“韩王老了,除却权利他最爱的也就是金钱财宝了。”
羸政低垂眼目,李季阳扫了一眼吕不韦,心说不愧是商人出身,看看这人心揣摩的多透彻啊!
“那就依相国所言,我秦国也不缺那点金子,还是粮食重要。”羸政难得听了一次吕不韦的意见。
让吕不韦颇为得意。
甘磊什么都没有说。
李斯?
这种大事情轮不到他开口。
不过随后议政殿散了,羸政就坐在那里发呆。
“怎么了?”李季阳过去跟他并肩坐在了台阶上,盛夏的骄阳酷暑让人都能看到远处的热浪了。
正是下午消暑的时候。
“吕不韦很会揣摩人心。”羸政看着远处道:“很厉害,也很可怕。”
“没什么可怕的!”李季阳却满不在乎:“不就是揣摩人心吗?只要会换位思考,我也能揣摩人心。”
“换位思考?”第一次听说这四个字。
李季阳给他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换位思考”,说白了就是当自己是另一个人。
羸政听完若有所思,这些东西,甘磊先生没有教导过。
其实不是甘磊不教,而是甘磊觉得还没到时候,国主现在还小,主要是培养国主的心胸和气度,等他过了二十岁,性格定型了,再培养他看人的眼光和御下的手段。
不然早早的教导了如何揣摩人心,容易让国主性格多疑,或者太过犀利,这样的君主无疑是独裁的,是刚愎自用的,是对臣下严格要求的,很容易成为一代暴君。
但是李季阳不知道甘磊的苦心啊!
还以为古代没人了呢,自己就给羸政上了一堂课,讲课的兴致来了就刹不住,以前也给导师带过课,那个时候是在大学学堂里,考古的学生少,但是带来作为教材的古董是真的,秦汉时期的古董,哪怕是一枚圜钱,那都是国宝啊!
于是每次讲课都有保安哥哥跟随,甚至稍微高大上一点的还有武警随行。
现在他有机会教导秦始皇,一激动,说到了吃饭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要不住在宫里继续聊?”羸政试探性的发出邀请。
“还是算了吧!”李季阳抹了一下嘴巴:“我要是住在宫里,第二天就得多两车的竹简,都是弹劾我的!”
“弹劾?”羸政疑惑。
“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意思就是由本国的专门人员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换一个人对这歌词儿可能只是知道却不知道具体的解释,但是李季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