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于良吉笑眯眯的点头,扭过身来,就吩咐他们多给装点小米糍粑、爆米花等小东西,路上闲得无聊,可以吃一点。
临走的前一天,两位先生联袂而来。
“可有事情?”于良吉听人说他们来了,吓了一跳,赶紧出来,生怕俩人有什么事情,这可是科举,在古代不亚于高考。
“我二人前来,是想拜先生为师。”林杰很诚恳的一揖到地:“请先生成全。”
于良吉:“……!”
千想万算,没想到是这件事情!
古代的先生教导和拜师并不是一回事,先生便是那种在官学或者私学中教导学生的老师,也有的是被雇佣来一对一教导,比如《红楼梦》里曾经教导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教导结束后二人基本上也没了什么关系。
尤其是后来,贾雨村还反咬了贾氏一族一口,直接将荣宁二府彻底除去。
但是拜师便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要倾囊相授,而不是一时半刻,且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的深刻,一生都无法斩断。
他二人在考试之前,拜于良吉为师,不管中与不中,他们都要尊于良吉为师,哪怕日后二人会试中了进士,有了座师,也越不过于良吉。
为什么那些考中了的人喜欢拜师,就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以后才能相互扶持,不过圣太祖为了防止他们结党营私,每一届的科举主考官,一生之中,只能有一次任科举主考官一职。
且所有官员,全部异地为官,而将士们也绝对不在本土驻守,实行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兵”政策。
“这拜师就免了吧,我们一直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是很好吗?”竌觉得自己没那么厉害,能担负得起这两个人的前程:“而且我不打算继续科举了,一个举人就到头了。”
意思很简单,他到老,也就是个举人,无法进士及第,更不可能成为贡生,然后为官做宰。
举人,这一片已经够用了。
“我二人亦是如此。”林杰笑道:“自从教导孩子们读书练武,我们俩都觉得有了奔头,为官做宰的确是好,可并非我二人所愿,教书育人也不错,看孩子们一个个的出息了,不比自己在官场好吗?”
他们俩其实最早也的确是想科举,不过为了生计,也学了两年师范,知道怎么教导孩子。
本想一边赚钱一边科举,可没有名师指导的确是无法寸进,于良吉的心胸和眼界,让他们俩佩服不已,但是同样的,对十八学堂也倾注了心血,甚至这两年,于良吉已经在培养他们了。
不过他们也之地哦啊,一旦考试成功了,中举之后还有会试,学堂肯定是回不来了,会试一去京城最少一年最多二年,学堂怎么办?
他们能想到的,于良吉当然也想到了,他这次去就想在府城找两位好先生,最好是能师范毕业的,一辈子从事教师职业的,进士及第也不错,起码以后孩子们出去了,有个进士的启蒙恩师。
“你二人本来就是在我这里过个两年,积累经验,还是科举取士的好,若是你二人真心想要继续在十八里铺授课,也可以,考个进士回来,师范好好读读,十八学堂,永远有你俩的位置。”于良吉也舍不得,但是给员工进修的机会,还是有必要的。
“是,山长先生。”于良吉没说收他们俩,但是俩人依然尊敬于良吉,称呼他“山长先生”。
不过他们俩也想好了,大不了,中进士之后,读两年师范,然后来这里任教。
师范的学生不是全部都能分配的,有一些是可以自己开办学堂的,他们俩在来之前,也紧急在师范培训了一段时间。
不然岂能一上来就会教导小孩子?还不得被这帮混世魔王给闹翻了天才怪!
第二日,他们起了个大早,于良吉早就跟于宝宝他们说过了,要去府城一段时间,因天气乍冷,怕宝宝着凉,再加上路途遥远,石宏大坚持将于宝宝留在了家里。
刘文喜赶着于良吉的小马车,巴家父子俩赶两辆大车,一辆装着他们的行李和一些东西,一辆给林先生乘坐,石宏大跟洪泽涛骑马走。
一行七个人,就这么踏着晨光上了大道,根据原主的记忆,府城离县城也是半天的路程,他们走大道的话,去府城需要一天的时间,中午不路过县城,在公交马车的车站那里有提供吃食的小摊子,其实就是一些煎饼果子、黏米面饼、鱼锅大饼子这一类的吃食,都是炖菜,且就这干粮吃,还有提供茶水的茶水摊儿。
赶考的秀才也有不少是结伴而行,别处都能看到人影儿,加上秋收,还能在路上看到路边的田间地头有农人在忙碌。
于良吉打开车窗,看着外头一闪而逝的景致,心情好好的样子。